聯合國糧農組織2023年全球谷物產量最新預報數本月環(huán)比上調380萬噸,至28.19億噸,同比增長0.9%(2650萬噸)。產量預報數上調主要反映出小麥生產前景的改善,本月世界小麥產量最新預報為7.85億噸,環(huán)比上調了370萬噸,幾乎完全源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單產的向上調整,原因是持續(xù)有利的天氣條件改善了生產預期。兩國的上調幅度足以抵消部分國家對小麥產量預報的下調。比如,加拿大主要產區(qū)阿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經歷持續(xù)干旱影響了單產前景,導致加拿大顯著下調了產量預測;阿根廷和哈薩克斯坦持續(xù)的干旱和炎熱天氣導致作物條件惡化,影響了單產預期,本月同樣下調了小麥產量預報。糧農組織對2023年全球粗糧產量的最新預報基本保持不變,仍為15.11億噸,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7%(3920萬噸)。本月全球玉米產量預報略有上調,基本完全得益于巴西產量前景的改善,該國正在進行收獲的二茬玉米種植面積和單產預期均有所改善。巴西今年的整體天氣條件有利,促成了樂觀的收獲前景,預計2023年產量將創(chuàng)歷史新高。然而,玉米產量的上調幅度大部分被大麥產量預測的下調所抵消。本月世界大麥產量最新預報數環(huán)比略有下調,強化了對2023年出現同比下降的預期,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大草原地區(qū)的干旱生長條件大幅削弱了單產前景,導致加拿大大麥產量預期下調。 大米方面,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和菲律賓由于種植面積略低于此前預期而下調了產量前景,但調減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國和科特迪瓦的上調所抵消,其中美國官方報告這一季的種植面積恢復更為顯著,而科特迪瓦得益于種植面積擴大和總體有利的生長條件,預計收獲水平將創(chuàng)紀錄。因此,2023/24年度世界大米產量的最新預報數為5.231億噸(以碾米計),與9月基本持平,同比增長1.0%。
2023/24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8. 04億噸,環(huán)比下調310萬噸,但較2022/23年度水平仍高出0.8%(2180萬噸)。其中,小麥消費量預測下調了170萬噸,至7.83億噸,但仍比2022/23年度高出0.5%。同比增幅幾乎全部源自食用消費的增加,預計將抵消小麥飼料用量的預期降幅,其他用途的消費量預計保持不變。2023/24年度全球粗糧消費量最新預報數為15億噸,較上月下調了110萬噸,但仍比2022/23年度水平高出1.2%,同比增量主要可歸結于玉米強勁的需求預期(特別是飼料用量)。高粱消費量(幾乎完全用于飼料)預測也有所增加,但大麥消費量預計將會下降。另一方面,2023/24年度世界大米消費量最新預測為5.205億噸,自9月以來變化不大,再度表明大米消費量將出現連續(xù)兩季沒有增長甚至負增長,原因是非食用消費量的持續(xù)減少預計將抵消人口增加帶來的食用消費量的增長。
糧農組織2024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最新預報數環(huán)比上調610萬噸,至8.84億噸,較期初水平增長3.0%(2540萬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本月庫存量預測上調,消費量預測下調,因此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稍有上升,目前預計為30.8%,略高于2022/23年度的30.6%。全球小麥庫存量最新預報數本月上調了410萬噸,較期初水平增加1.8%,達3.19億噸。這一向上修正主要系烏克蘭和俄羅斯鑒于產量預期改善而上調了庫存預測。與之相似,巴西和美國由于玉米產量預期提升亦上調了玉米庫存量,促使本月對2023/24年度世界粗糧庫存量的預測上調了160萬噸,至3.66億噸,較期初水平提高4.7%。此外,2023/24銷售年度季末世界大米庫存量預測本月小幅上調至1.986億噸,同比增長1.7%,達到新的峰值,但其中大部分增長將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特別是印度,但也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尼西亞和美國。
糧農組織對2023/24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的最新預報環(huán)比基本持平,仍為4.66億噸,比2022/23年度預計將減少1.7%(800萬噸)。2023/24年度(7月 / 6月)世界小麥出口預計將比上一季減少3.5%(700萬噸),本月預測數維持在1.93億噸,環(huán)比持平,原因是俄羅斯因充足供應而推高的出口預計將抵消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由于產量前景轉弱而下調出口預報數的影響。2023/24年度(7月 / 6月)世界粗糧貿易量預測為2.2億噸,與上月持平,全年同比可能下降0.7%(150萬噸),反映出全球玉米貿易量可能出現萎縮的預期。本月對2023/24年度世界玉米貿易量的預測環(huán)比保持穩(wěn)定,為1.78億噸。一方面,巴西創(chuàng)紀錄的收成帶來了充足的供應,因此調高了玉米發(fā)貨量的預期,但同時巴拉圭和美國的玉米銷量略有下調,基本和巴西的增量互相抵消。2024年(1月至12月)世界大米貿易量最新預報數為5300萬噸,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西非進口量的小幅下調。這一水平僅比2023年的低位高出50萬噸。在如此疲軟的貿易復蘇背景下,主要依靠巴基斯坦、緬甸和泰國增加出口量,才得以抵消主要源自印度以及越南的出口收縮。